首页

日本家畜人系列

时间:2025-05-28 15:10:04 作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浏览量:33522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中新社记者 张玮

  5月下旬,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飞越中俄边境线,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每到春夏季,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处处闻啼鸟”,宛若一幅“百鸟翔集图”。

4月14日,内蒙古额尔古纳,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 闫立新 摄

  据监测,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翱翔;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优雅的绿头鸭、鸬鹚或低头觅食,或舒展双翅……5月中旬起,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每年春季,大量候鸟从鄱阳湖、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

4月17日,内蒙古额尔古纳,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 闫立新 摄

  监测数据显示,额尔古纳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了。”

3月28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 毕力格 摄

  2024年,保护区引进“科尔沁”智慧管理平台,用一个“大脑”支配28个“眼线”和“触角”。“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定位更高效精准,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

  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风“贝碧嘉”或以顶峰强度登陆上海 东海大桥全线将封闭

大汉技术学院于1977年创校,学生人数最多时曾逾7000人,有“在地政商人物摇篮”称号。停办消息传出后,不少校友感到错愕。校友会理事长简丽季说,大汉孕育在地花莲子弟,母校就此停办相当不舍。

港澳会客厅丨杨政龙:青年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

“我们在草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坚持草牧结合,去年11月份引进进口品种安格斯繁殖母牛100多头。新品种的引进对提升养殖效益,带动周边老百姓务工和就业有重要推动作用。”牧源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效军说,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多地“上新”丰富消费场景 惠民生乐享平台澎湃经济发展新动能

作为共享菜地的主理人,陈娇承担着更多责任,她怕菜地被大雨淹了,大家心血都白费。她和丈夫踩着泥浆挖排水沟,把积水导入附近池塘里,其他菜友也来帮忙。

海南儋州市新英湾党工委原书记古路华接受审查调查

北京10月17日电 为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市关工委联合开展的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16日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举办了“红色电影中的百年党史”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家一级导演、资深电影监制江平为青少年作报告,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师生代表330余人参加。

以色列袭击黎巴嫩贝鲁特郊区 一座建筑被击中后瞬间被炸成废墟

此外,新寨村还不断延伸咖啡产业链,推动咖啡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咖旅融合”促进咖农增收。王加维介绍,目前该村正以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契机,积极推进建设10个咖啡庄园、100户农家咖啡小院、1000亩咖啡精品基地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